苏州国家公务员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每日一练:常识判断(5.16)

苏州华图 | 2018-05-16 09:27

收藏

  备考QQ群3411783042017江苏公务员备考

  【第一题】

  行政征收的实施应以下列哪一项内容为前提?( )

  A. 行为相对人违法

  B. 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意思表示一致

  C. 公共利益的需要

  D. 行政相对人负有行政法上的缴纳义务

  【第二题】

  食用菌(edile fungus)是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世界第一大食用菌是:

  A. 金针菇

  B. 木耳

  C. 蘑菇

  D. 香菇

  【第三题】

  在一起入室盗窃案件中,侦查人员搜集了大量的证据,下列可以成为直接证据的是( )。

  A. 脚印

  B. 铁棒

  C. 匕首

  D. 口供

  【第四题】

  李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2 年,缓刑 3 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司法机关查获李某在缓刑考验期内,曾经伙同他人盗窃财物价值 3 万元,对李某应当如何处理( )。

  A. 不撤销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B. 撤销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C. 不撤销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D. 撤销缓刑,前后罪数罪并罚

  【第五题】

  某市民政局干部刘某将上级拨付的救济款 50 万元,挪用于自己买卖股票。半年后刘某害怕事发入狱,将手中股票抛出后,携款潜逃。刘某的行为构成下列哪项罪名?( )

  A. 挪用特定款物罪

  B. 挪用公款罪

  C. 贪污罪

  D. 挪用资金罪

  【第六题】

  国家之所以禁止出售与使用非正规的“三步倒”等烈性鼠药,主要原因是( )。

  A. 容易导致人畜二次中毒

  B. 灭鼠效果不好

  C. 非正规生产,容易逃税

  D. 污染环境

  【第七题】

  下面对“扬州八怪”理解有误的是:( )

  A. 以金农为首的一批聚集在扬州的书画家

  B. 八位扬州的名画家

  C. “扬州八怪”中郑板桥擅画兰竹

  D. “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最著名的书画流派

  【第八题】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 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第九题】

  下列哪组词语都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 )

  A. 蟾宫折桂、桂冠、连中三元

  B. 问鼎中原、独占鳌头、蟾宫折桂

  C. 连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孙山

  D. 金榜题名、桂冠、独占鳌头

  【第十题】

  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每日一练 —— 常识

  1【答案】D

  【解析】行政征收是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定授权的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偿收取一定财物的行政行为。行政征收须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负有行政法上的缴纳义务为前提,其实质是国家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管理相对人一定财产所有权。因此正确答案为 D

  2【答案】C

  【解析】世界第一大食用菌是蘑菇,第二大食用菌是香菇。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C

  3【答案】D

  【解析】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是直接的,单独一个直接证据可以不依赖于其他证据,以直接证明的方式对案件的主要事实起到证明作用。直接证据需具备以下要件:第一,单独一个证据;第二,能够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第三,证明方式是直接的,无需经过推理过程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必须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以推论的方式即间接证明的方式起证明作用单独一个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它只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某一情节片断,同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能直接证明犯罪事实的为直接证据,匕首、铁棒、脚印还需要和犯罪人的鞋子、指印等证据配合才能说明事实本案中,口供无需其他证据证明,是直接证据,而脚印、铁棒、匕首单独都不能证明案件事实,需与其他证据互相佐证,形成完整证据链。故选 D

  4【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77 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由该规定可知,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应撤销缓刑:(1)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不论是否在考验期内被发现;(2)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漏罪的。题目中李某在考验期内又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前后罪数罪并罚。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D 项

  5【答案】C

  【解析】本题中,民政局干部挪用的是救济款,属于挪用特定款物,但其挪用的目的不是用于公用,而是私用,故不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贪污罪定罪处罚。故本题选择 C 选项

  6【答案】A

  【解析】“毒鼠强”俗称“三步倒”、“闻必死”,属烈性毒药,是剧毒危险化学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易自然分解,很容易造成严重的二次、三次中毒。因此,本题选择 A 项

  7【答案】B

  【解析】“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最著名的书画流派,是指以金农为首的一批聚集在扬州的书画家,通常认为是金农、郑燮、罗聘、李方膺、李鱓、高翔和汪士慎八位书画家,但他们并非都是扬州本地人。所以 A 项和 D 项正确。郑板桥即郑燮,江苏兴化人,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所以 C 项正确。B 项错误:“扬州八怪”是书画家,不单是画家,且并非都是扬州本地人。 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

  8【答案】C

  【解析】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遭破坏,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中国社会性质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国人民肩负的革命任务也发生变化,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此题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9【答案】C

  【解析】蟾宫折桂:攀折月宫桂花。比喻在科举考试中应考得中。独占鳌头:原指在科举考试中,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连中三元:清代科举制度,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如在三级考试中,连取三个第一名,即所谓“连中三元”。金榜题名:金榜指科举考试中殿试揭晓的皇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五子登科:登科就是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的意思。名落孙山: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桂冠是胜利的象征,比喻冠军或杰出的人物。桂冠与科举无关,排除 AD,问鼎中原也跟科举无关,排除 B 项,所以此题选择 C。

  10【答案】D

  【解析】1956 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改造,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比较有迷惑性的是 A 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所以选择 D 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