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公务员考试(http://suzhou.huatu.com/)为考生提供2017江苏省考备考之浅析行测“且”和“或”,详情如下:
>>2017江苏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华图十周年庆1折抢购年货、备考资料及真题<<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且关系和或关系都是十分重要的考点,在考试中出题形式较为灵活,同时频率较高,因此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今天我们为大家梳理行测考试中的那些“且”和“或”。
一、 且命题
知识点:(1)A且BA;(2)A且B
B;
(3)-A —(A且B);(4)-B
—(A且B)
口诀:全真为真,一假全假。
考点:翻译推理,真假推理(包容关系)
且命题是判断两个条件是否同时具备的命题,因此如果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我们都可以用且关系进行表达。比如,“小红不仅人长的美,而且心肠也好”,这句话中,“长得美”和“心肠好”是同时具备的,因此可以用“长得美且心肠好”进行翻译。根据且关系的含义可知,只有当其所有的条件都具备时且关系才成立,因此“全真为真”,而只要有一个或者多个条件不具备时,且关系就不成立,因此“一假全假”。
【例】在本年度篮球联赛中,长江队主教练发现,黄河队五名主力队员之间的上场配置有如下规律:
1.若甲上场,则乙也要上场
2.只有甲不上场,丙才不上场
3.要么丙不上场,要么乙和戊中有人不上场
4.除非丙不上场,否则丁上场。
若乙不上场,则以下哪项配置合乎上述规律?
A.甲、丙、丁同时上场。
B.丙不上场,丁、戊同时上场。
C.甲不上场,丙丁都上场。
D.甲、丁都上场,戊不上场
【解析】这是一道真假推理题。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路是“先翻译,找关系,看其余”。经过翻译可得到以下结果:
1. 甲乙
2. 甲丙
3. —丙乙且戊
丙—乙或—戊
4. 丙丁
5. 设问:—乙
由设问可知,(1)—乙è—甲,因此甲不上场;(2)—乙è—(乙且戊)è丙è丁;因此丙和丁都去。选C。
二、 或关系
应用:(1)AA或B;(2)B
A或B;(3)-A
B;(4)A
-B
口诀:一真必真,全假为假
考点:翻译推理;真假推理(包容关系);否定肯定式
或关系是判断若干条件是否具备的命题,如果具备其中一个或者几个,这时就可以用或命题来翻译。比如我今天中午吃了火锅、炒菜中的一样,那么就可以用“吃了火锅或炒菜”来翻译。或关系与且关系不同,包容性较好,因此只要有一个条件具备,就可以用“或”来表达,所以其“一真必真”;而如果一个条件都不具备,则不能用或来表达,即“全假为假”。
【例】某单位统计上班迟到人数,一部门四人对是否迟到的说法如下:
赵:我没有迟到
李:王和赵至少有一个没有迟到
王:我们中有人迟到
张:我们四人都没有迟到
上述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为真:
A.说真话的是赵和张 B.说真话的是赵和李
C.说真话的是李和王 D.说真话的是李和张
【解析】“先翻译,找关系,看其余”。经过翻译可得到以下结果:
(1)赵:—赵
(2)李:—王或—赵
(3)王:有的迟到
(4)张:所有都—迟到
我们不难发现,(3)(4)为一对矛盾关系,因此必有一真一假。而题干又说共有两真两假,因此剩下的(1)(2)也为一真一假。而由“AA或B”可知,—赵
—王或—赵,则根据包容关系可知,一真前假,则(1)为假,赵迟到了,则可知有人迟到了,则(3)正确,因此说真话的是李和王。选C。
关注苏州华图教育微信号:suzhouhuatu,苏州华图教育微博:http://weibo.com/suzhouhuatu ,及时了解公务员考试资讯及备考资料。